我是如何用 AI 开发一个软件的?
继上篇,我闭关了两个星期,最后真的用 Claude Code 从零搭建了一个视奏网页工具。今天就来分享一下这段经历,以及我在过程中得到的一些体会。我也会分享一些技巧与思路,希望读完这篇blog 的你,也能尝试用 AI 开发属于自己的软件。
第一步:做什么软件?
2025 年 8 月 27 日,当我意识到 AI可以帮我做网页工具时,我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问题是:我要做什么软件?
答案很快就出现了:视奏工具。更具体来说,是一个随机旋律生成器。但它不能只是随便堆砌音符,而必须生成符合乐理、保持音乐性的旋律。
我一直想提高自己的视奏能力,却缺少合适的练习素材。网上的工具要么旋律错误百出,要么音乐性太差,要么价格太贵(比如 Sight Reading Factory,一年要 45 美金)。
所以当我发现 AI 能帮我做软件时,我立刻决定实现这个想法。
这就很好的回答了"做什么软件?“这个问题,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"做什么软件”,而是"解决哪些需求"。你要成为你自己的乙方,找到你自己困扰以及需求,“做什么软件"的答案自然就会出现。但同时你也是自己的甲方,因为你需要为自己的需求开发出解决方案。
AI 时代的开发初体验
作为零基础的代码小白,我选择了 Claude Code 当助手。最初的体验可以用"兴奋和挫败并存"来形容:看到网页慢慢成型令人激动,但过程中各种 Bug 也让人头大。
AI 并不能一键生成完整软件。第一次尝试做出来的视奏工具完全不能用,排版混乱,音符时值对不上拍号,功能缺失。
每一个问题都需要我描述清楚,AI 再尝试解决。有些问题甚至要反复沟通好几次才能修好。整个过程就像和一个"永远不会抱怨的乙方"合作。
举个例子:
我:生成 C 大调的旋律时出现了不属于 C 大调的音。
AI:好的,我来修改。(结果错误依旧)
我:问题还在,请换个思路再试。
AI:好的,我再改。(还是不行)
就这样不断迭代,来来回回,最终视奏工具在九天内面临了以下的进化:
第一版:根本生成不了任何旋律
第二版:错误旋律
第三版:可以用,但是会有乐理上的错误且功能不完全
最终版:所有功能都可以正常工作,专业记谱,优质旋律
我对 AI 的一些思考
AI 确实很强大,而且未来只会更强。但它的影响是双面的:一方面,AI 降低了入门门槛,让零基础的人也能做出以前不敢想的东西;另一方面,它也提高了专业门槛。真正能发挥 AI 价值的,依然是那些有明确目标、懂行业知识的人。如果我完全不懂乐理和记谱法,这个视奏工具也不可能做出来。
换句话说,在 AI 盛行的年代,”会做什么"的价值在下降,而"知道要做什么"的价值在不断上升。这次体验让我更坚定一个想法:AI 不是万能的,但它是最好的"合作者"。你给它目标,它帮你实现。最终你还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上限。